是川銀藏投資股票哲學─烏龜三原則

stasis | 21 November, 2006 10:29

 

台股昨天衝破六千一百點大關,走勢凌厲,但對股民而言,資訊雜亂,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操作。日本股市之神─是川銀藏提出「烏龜三原則」、「只吃八分飽」投資股票哲學,頗值得參考。

國小畢業的是川銀藏,為投資股票,赴圖畫館專研經濟金融知識達三年,最後「悟道」結論是「資本主義不會崩潰」,讓他躍身為叱吒風雲的日本股神。

「經濟不會永遠繁榮,也不會永遠衰退。」他說,資本主義的經濟有一定韻律,像海浪般,有波峰,也有波谷。雖有金融大風暴,也只是經濟變動的一個波,因此經濟變動的韻律,將會反映在股市行情上。

「當經濟由波峰往下跌時,並不會永無止境地下滑,在跌的過程中,就已逐漸蓄積將來要上昇的能量;相反地,經濟由波谷往上昇時,也不會升個不停,因為在上升的過程中,就已逐漸蓄積將來要下跌的能量。」

他說,做生意與做股票道理一樣,必須謹記三大步驟:買進、賣出、休息,且提出投資股票「烏龜三原則」:
一、選擇未來大有前途,卻尚未被世人察覺的潛力股,長期持有。
二、每日盯牢經濟與股市行情的變動,而且自己下功夫研究。
三、不可太過樂觀,不要以為股市會永遠漲個不停,而且要以自有資金操作。

他說,投資股票,必須有「千山我獨行」氣魄。必須有徹底孤獨的覺悟,「舉世滔滔都向東,就我一人偏向西」,沒有這樣的信念與堅持,就不會成大器。

由於股市有句俗話:「買進要悠然,賣出要迅速」、「行情達頂峰時,氣勢最強,在谷底時,氣勢最弱」。

因此,他提出「只吃八分飽」投資股市票哲學。當股市低迷時,要遵守「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當股市人氣正旺時,莫忘「飯吃八分飽,沒病沒煩惱」道理,收歛貪慾,獲利了結。

「股市猶如人生,若不想背負過多的風險,就得知足,不為貪慾所惑。」是川銀藏說。

他提出投資股票五大原則: 一、選股票不要靠人推薦,要自己下功夫研究後選擇。 二、自己要能預測一、二年後的經濟變化。三、每支股票都有適當價位,股價超越應有水準時,切忌追高。 四、股價最後還是得由業績決定,做手硬做的股票千萬碰不得。五、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難以預料的事件,因此必須記住,投資股票永遠有風險。

他同時提出兩大忠告:一:必須在自有資金範圍內進行;二:不要一看到報章雜誌刊出什麼利多題材,就一頭栽進去,要自己研究。

唐玉麟摘自《日本股市之神》

-----------------------------------------------------

是川銀藏:八分飽,就該賣股票

是川銀藏1982年光靠股市所得就名列日本第一,超越松下電器的松下幸之助、大正製藥的上元正吉等大企業家,因而被稱為「股市之神」。在是川6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同和礦業一役因貪念而失敗,讓他體認到「知足」的道理。是川銀藏以「只吃八分飽」「烏龜三原則」叱吒風雲大半生。

在《股市之神是川銀藏》一書中,是川銀藏強調「八分飽」的賣股原則。因為他認為投資股票,賣出比買進要難得多。買進時機抓得再準,如果在賣出時失敗,還是賺不了錢。而賣出之所以難,是因為一般人不曉得股票會漲到什麼價位,因此很容易受周遭人所左右,別人樂觀,自己也跟著樂觀,最後總是因為貪心過度,而錯失良機。

貪婪讓300億變紙上富貴

在買進股票時,是川銀藏認為應和烏龜一樣,表面上行動遲緩,卻是步步謹慎,最後安然抵達終點。1978年初他一開始買進同和礦業時,的確和烏龜一樣小心謹慎,穩紮穩打,可是一聽到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消息後,卻興奮得什麼都忘了。

是川銀藏回憶時指出,原本賣出點是設定在500日圓,但隨著行情沸騰,就修正為800日圓,更因為股價漲勢兇猛,認為1000日圓絕無問題!這種因為興奮,腦中充溢著大量血液,活像一隻雙眼布滿血絲的兔子行為,可說是已經完全喪失賣出股票時最需要的冷靜。

這種因貪婪而起的錯誤,毀了是川銀藏花了大量心血苦讀、研究、分析的努力,讓原本可獲利300億日圓,最後卻變成紙上富貴,只幸運地保住本錢30億日圓。

是川銀藏的這種經歷,相信投資人讀起來都心有戚戚焉。股價漲時要如何不讓貪婪沖昏頭?在股價下跌時,又該如何控管不願認賠的恐懼心情?這些都是人性最大的煎熬,因此才有「股市就是人性最大戰場」的說法。

八分飽賣股,獲利沒煩惱

是川銀藏為了控制自己的貪婪與恐懼,利用八分飽的原則,讓自己在股價暴漲、市場人氣正旺時收斂貪婪,獲利了結。他以這種「買進要悠然,賣出要迅速」的態度,在日本水泥的投資獲利高達300億日圓。

「八分飽」的賣股原則也適用於台灣股市。多位證券專家都建議,以大盤每年有三成獲利空間做為基準,大型權值股的八分飽賣出點可以抓15%,小型股波動性大,可以40%做為八分飽的賣出點。當然,投資人可以再依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加以微調。
-----

張松允操盤心法

stasis | 21 November, 2006 10:25

  • ·                      不看消息.只做最強勢股.先買進再瞭解基本面都還來的及.
    ~
    因消息早已反應在股價上.先少量試單,做對加碼.跌破加碼點.全數出清.
    ~
    轉捩點易虧損,少量可試盤感;且不會受傷.
    ~
    一旦看對,加碼後就沒有輸的可能.確保大賺小賠.
    ~
    跌破表示看錯,沒有留戀必要.持股盤中可超過5,絕不超過5成留倉.
    ~
    天有不測風雲.絕不能有萬一.只做趨勢單,沒有忽多忽空.
    ~
    忽多忽空,容易被洗出場,漲上去又捨不得追.錯失行情.:低買高賣,"先買後賣":高空低補,"先空再補"有波段單及短線單兩個戶頭.短線單通常是輸錢試盤感.利多不漲先砍,利空不跌先買.找指標股做大盤,用大盤做期貨.
    ~
    指標股是可以帶動人氣.

    ==

    本人(張先生)在操作上是以小時線之9KD(等於三日)抓波段的滿足點,我們都知道政府在8400~8500積極護盤,而7/25曾經跌破以後就在8000點附近也就是7800~8200上下兩百點盤整近一個月,這段時間是政府護盤最積極的時候。個人在操作期貨上純粹以30分、60分及日線來判斷。

    ◎以30分、60分及日線KD來操作。
    ◎60分KD高、低檔交叉做買賣依據。

    這當中最大的一個關鍵點在日線圖上可以看到七月~八月上旬政府用了相當多的資金在護這個8000點左右,只要一破8000就拉上去,但上去8200~8300就上不去了,最關鍵在8/22,就KD已在高檔交叉,均線也收黑,量也跌破9日、24日均量,之後每天都是開高走低,而且以長黑跌破8000點,所有指標也呈現空頭走勢,以個人判斷政府在8000點已有棄守意味,於是個人在期貨上布局空單,

    ◎以長黑跌破均線,成交量也跌9日、24日均線。

    8/24是開高盤,但指標上仍未出現買進訊號,仍是安全空點,第二個小時馬上長黑補量,第三個小時也收黑。指標上已跌落50以下呈現弱勢,表示這空頭趨勢仍未改變,以本人操作期貨兩年經驗,以小時線來看,操作期貨非常好作!而本人操作期貨上較著重短線,從8/24以後幾乎每天收黑直到跌破前波低點7700左右。KD也掉到個位數,才形成一個反彈,但反彈的力道很弱,因為連均線都不過,最後才真正呈現大空頭的反轉,並跌破趨勢線,跌破後反彈最多也只到7800。9KD有個好處就是它告訴你只要在高檔交叉去空它,幅度都有500點,最少也有300點,而跌破7500以後,政府護盤又轉趨積極,但就指標來看只呈現弱勢反彈,且反彈的量相當大,個人經驗來看,空頭走勢要結束,有一個觀盤點,就是量縮不跌,這是相對於多頭走勢結束呈現量大不漲就是作頭一樣道理,在空頭市場是相反的,量縮不跌是作底,這是個人操作股票十二年來都是不變的。

    ◎空頭市場量縮不跌作底。
    ◎多頭市場量大不漲作頭。

    像中共飛彈危機時,大盤在4400多時,量整個縮掉,也跌不下去。另外在79年的盤也一樣,跌到2500點時進行了近一個月每天一百多、兩百億的盤整,只有高檔1/10量而已。現在來看也要300億以下,因為高量是三千億,最少也要500億以下作一個月量縮不跌的整理,現在有反彈,我認為都是一個空頭走勢的修正波,任何行進間走勢都有一個修正波,而且最近政府都在釋放利多,但都反彈見巨量就結束,

    ◎空頭走勢的修正波見巨量結束。

    就像以前民國78年時,從4000多攻到一萬多時,政府調高利率3~5次,在說要調高利率時,大盤就盤整,但一調高就馬上漲上去,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多頭盤的現象,任何的利空只會讓它修正而已。相對的在空頭時,任何的利多也只會讓它修正,趨勢並不會因此改變,以前12000下來時,政府調降很多次利率,反彈大概一個禮拜,隨即大幅回檔。反彈的越快,回檔速度越快。

    ◎只要趨勢確立,任何的利多或利空,只會造成修正走勢,修正結束,仍照原來趨勢前進。

    多頭和空頭是一樣的,只要趨勢一確立,多頭市場一大跌,不久就大漲,空頭市場大漲,不久就大跌,這是相對的趨勢,盤整盤又是另外一個趨勢。在多空之間,有一個不變的道理─物極必反。價格的高低取決於信心,所以操作上不去預測它的高低點,純粹以指標去操作會較客觀,就盤面給我們的訊息去操作。

    ◎價格高低取決於信心,不要預測其高低點,以指標操作較客觀!

    從近日指標來看指標呈現低檔鈍化,在空頭市場中表示進入主跌段,就像大盤攻上10256那段時間一樣,大盤進入主攻段後結束,那時的電子股幾乎都填權,但現在個人判斷,電子股還未進主跌階段,但有些股票有這個現象,像華邦、茂矽,跌的速度越來越快,因為投資人買股票時不敢買,但賣股票時會越賣越快。在空頭市場是多頭不死則空頭不止,多頭市場是空頭不死則多頭不止,

    ◎空頭市場是多頭不死,空頭不止!
    ◎多頭市場是空頭不死,多頭不止!
    ◎指數到底,個股不一定見底。

    空頭市場的反彈只要見巨量長黑就結束,甚至一日反轉,期貨操作上有一個好處,在尾盤就可布局空單。個人在操作期貨上,就是順著趨勢去做,不要去管它的點數,

    ◎順著趨勢去作,不要管它的指數!

    您在8000點空,在7500回補,7200點再空,因為趨勢未改變,我不管過去空頭市場的反彈只要見巨量長黑就結束,甚至一日反轉,期貨操作上有一個好點數為何?只問自己今天怎麼做?在期貨操作上應摒除股票操作觀念,因為期貨有時間性,短線操作上應專心作期貨,除了做避險或套利,否則在同一市場操作兩種商品,會產生矛盾。在參考指標上以30分、60KD來操作相當好用,從近期來看,只要高檔交叉去空都能大賺。

    ◎不管昨日盤勢如何,只管今日的操作,因為盤勢瞬息萬變!這次跌破前波低點反彈,我認為反彈幅度若未達1/3約到7000點,空頭趨勢仍未改變,反彈只是修正而已。但是短底有逐漸形成的現象,不過反彈的幅度有多大?仍需觀察。因為趨勢及信心,不是一天、兩天能扭轉,所以順著趨勢去做是最好的策略。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經驗與大家分享!

    問題與討論:週五(10/13)政府釋放那麼大的利多,美高科技股漲幅又相當大,為什麼您在週一開盤馬上空出45口,所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答:依我看法是週五台股開盤開的相當低,收盤卻收相當高,且期貨的正價差相當大,表示說可能市場有人得到消息已經下一些多單,

    ◎基差-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的差。
    ◎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通常為負值)
    ◎正價差=期貨價格>現貨價格
    ◎逆價差=期貨價格<現貨價格

    但問題點,有這樣大的利多開盤前的買賣委託比卻只有約31,不像以前調降金融營業稅時買賣比在151左右,而昨日(10/16)開盤前委買賣比只有31~41,金融期貨較大約為101,我認為不夠,而且金融股開盤確沒有全面漲停,加上彰銀一開盤沒多久成交量就上萬張,委買張數剩不到一萬張,表示可能之前得到消息在出脫加上作短線的相當多,不久一銀也打開,連帶華銀漲停委買迅速消化,市場信心開始動搖,電子股也翻黑,演變成殺盤,期貨上尤其明顯,很多人股票或期貨斷不掉,就到摩根台指去作空,因為大家以為是利多,沒想到當天買進的都可能被斷頭,因為期貨收盤是跌停板,一般來講,隔日仍會繼續重挫,所以,我在今日(10/17)開低後,先獲利了結,因為今日委買賣比相當大,可能形成短底,所以我也反手作多。609KD,為什麼在盤中會反手操作呢?

    答:我是認為609KD的交叉轉折是個很明確的點,一個大波段的參考點,那這期間來講,我每天都在作差價,較為短線,但是只要609KD的交叉轉折,就會有明確方向出現,一般投資人可以作這種點,損失可能較小,但獲利相對較大。對國際股市的漲跌有沒有影響您的判斷?

    答:其實也沒有絕對影響,因為也不知道是它們影響我們?還是我們影響它們,像幾天前我們先領先反彈美國才反彈。通常我是看趨勢,只要趨勢確立,我就敢作,逆勢的我會以短線來應對。在期貨操作上我比較短線,和股票不同。

成功者的交易心法-黃毅雄 (Q1-Q10)

stasis | 21 November, 2006 10:14

我作期貨已十多年,我可以把我過去的經驗告訴大家,以座談會的方式讓大家盡情發問,我會近我可能的告訴大家。

Q1:台灣期貨短期內將開放,你對台灣期貨的看法23年發展如何?

A:我對未來期貨發展並不看好,因為沒有專業的人,照理來說我應該對你們說我看好未來台灣的期貨,但事實上我並不看好。因為操作期貨並不容易,期貨要做好一定要具備很多功力,期貨要做好必須從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和看你是否耐力夠不夠,這很重要。

一般人作期貨只是為了賺錢,大家所想的也只是這樣,而忽略了應該具備的很多的涵養和功力。通常這些涵養和功力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具備到的,最起碼要5年以上。

今天整個社會的發展對年輕人來說,最有機會的地方依然是這個市場,以我來說就是個例子。這市場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讓你每個人都做好,你要做期貨,要從事這行業,你一定要紮下很深的功力。尤其是你們從事AE的人,從事AE要有生意做,就必須要客戶賺錢,客戶沒賺錢哪來生意可做?所以要下很深的功夫去教導客戶如何去操作,這很重要,至於台灣指數期貨我很看好。

Q2:耐力牽涉到人格上、人性上的特質,請問你認為一個成功的交易者必須具備哪些耐力上的人格特質或人性化的特質,而你具備哪些特質?

A:以你們的年紀對我而言,我認為你們都不曾苦過,不愁吃不愁穿,從小父母呵護長大,我在期貨市場上、股票市場上看到的一些成功的範例,有辦法在這市場上賺到錢的人都是小時候苦過來的人,這耐力就是從這裡來的。他們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長大,自然而然的培養這種鬥志- 這是很重要的。買賣能夠成功是要經過無數次的賺錢賠錢,無數次的鍛鍊,所以一定要有相當的耐力就是這個原因,這不是這麼簡單。

Q3:你要操作一個商品的時候,你先要考慮或準備的工作是什麼?並請舉一個你覺得自己最滿意的操作例子。

A:我是從圖形去觀察,並強調型態學,型態是最重要的買賣依據。有很多人強調RSIKD等等指標,那都是不行的,而且不要用它,買賣很多人很容易做到後來變成丐幫的弟子-丐幫的人打狗棒拿出來揮兩下,破碗公拿出來,叫著牛肉麵一碗、陽春麵一碗,拿個就趕快跑了,通常這很容易賠錢。

我在美國、台灣看到大部分在期貨市場、股票市場的買賣者,通常買賣都做得很短,都做短線,對你們AE來說,你們認為做短線你們比較有生意做,你們比較喜歡,但是如果你這麼想就錯了,因為客人不賺錢,你們的生意就不用做了,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客戶賺錢,你們的生意就源遠流長,做不完。所以我最否定的就是丐幫的做法。

另外一種就是少林派做法,這種做法也不行,少林派的人一坐禪就坐很久,都不起來,很多買賣都是憑直覺,現在黃金是紅是黑,石油看漲看跌,都是憑直覺,去買幾張,就擺在一邊。結果Margin Call來了,他認為很便宜了,就一直補一直補,補到總有一天受不了,一定會斷頭。

我本身是武當派的人,武當弟子每天出門一定揹劍,如果時機大反轉時劍就拿出來,時機如果不對小指頭就趕快剁掉。

對我來說,我感到最得意的一次買賣是什麼時候?六、七年前也就是1987年時了,T-Bond是在高價,大約在120元美金,我認定型態開始要往下,那時候正是醞釀期。而我那時剛從西班牙失敗回來,那時身上沒有錢,我的能力只能從一張做起。在我移民之前,我有6千萬台幣,約150萬美金,因為出國而整個心境變化,本來都是賺錢,一出國一路都是賠錢,賠到那時只剩下一張的錢,那時情況是多麼危急。我就從那一張做起,我認為那是頭部醞釀期,開始作空,一邊跌一邊加碼,沒有再從口袋裡拿錢出來。我做到了1500張。我也沒有跟朋友借資來Margin,就做這一張,從一張做到1500張,這一招就是我所謂的倒金字塔做法。很多人以為作股票是正金字塔做法,做期貨也是正金字塔做法,期貨如果是從正金字塔做法做是會很悽慘的,因為正金字塔是Margin 3%,試問一邊跌一邊買,再跌在買,最終是否必死斷頭?那一邊漲一邊空,在漲再空,是否也是斷頭?所以正金字塔的做法是絕對錯誤的,而且一定要倒金字塔,倒金字塔有什麼好處?你做時要看底、看頭,看頭作空、看底做多,邊漲邊加碼,再漲再加碼,無須用到自己的錢,用的錢都是在戰場上俘虜來的,並且把它編入你的國防軍再打,借力使力,這是我最得意的一場戰爭。


Q4:請問你是在賺多少錢時加碼?還是在主要關卡加碼?


A:我不是看賺多少錢加碼,試問賺多少錢加碼能加幾張?沒能加幾張。我是看走勢、看時機加碼,但是買賣有一個要領,譬如說:你現在是做多頭加碼,你會怕回檔對否?比如你現在加20張,就必須做到隨時可以殺5張斬10張,後來你又認為行情穩住了,這時你認為可以加碼再加碼,這樣才不會再加碼時錢又不見了。所以我從一張做到一千多張。那是我花了幾個月過程去買賣,而且是每天都有買賣,有時甚至也必須花錢買保險(這動作一定要做),花錢買保險時你會猶豫說- 這是要買還是要賣?有那”猶豫”時,我就先斬掉一些,等到有把握再買。這種動作通常是額外的花費,但是那是很重要的動作,假使你沒有花錢買保險,很可能情勢稍微回檔就全功盡棄,就會損失非常多的錢,所以這很重要。


Q5:你是以型態為主再來下單,這時你會不會把時間因素考慮進去,如有考慮進去,則應該注重哪些事情?



A:時間因素沒有放到型態上。我說做這買賣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機會主義者,說起來這話是不好聽,但是實際上你就是要做到這一點。你本身是一個機會主義者,才有資格投機,所以當機會出現(型態看出)你馬上就必須押下去。你若很慎重,KDRSI等等的指標就拿出來參考,但是若參考下去,所有的買賣就不要做了- 事實就是如此。我寧願進場時馬上碰到回檔,因為沒有 現在買就立刻漲,現在空行情就馬上下跌 這一回事。人說做人要有量,做買賣也要有肚量,你不可能能夠算到剛剛好;所以做這買賣就要有量,買下去就必須承受它回檔,或是空股票時必須承受暫時的反彈。有人很會計較,很在意買時立刻跌幾點,空時立刻漲幾點,錙銖必較,這是不對的。你如果強調型態學,則得失不可看得太重,這很重要;若看得太重,就是丐幫弟子的做法。


Q6:你從一張做到一千五百多張,這要是以長線的做法,這中間可能涉及到人性的問題-因為行情一反彈一般人就想跑短線。一般來說客戶就是有這人性的弱點。以我而言,剛開始那張單子若賠錢,那很容易解決;但是那張單子若賺錢,則該如何一直賺下去?那才是學問,基本上這是人性的市場,該如何解決人性的問題?


A:你說的這一點很重要,必須要探討,在這市場做這麼久,我覺得我的敵人不是行情,不是研判,而是自己,這是我最大的敵人,怎麼說呢?因為人的心情會起變化。或許你今天想揮師攻下幾個城池,才願意放手,但是突然間下午一個朋友來找你:「你最近做得不錯,有賺錢了,就保守一點吧!」聽到這一句話,完了!馬上心情起了一個變化。你每天的心情都在變化,而或許你自己本身並不知道。所以我說:一個成功的買賣者,每天都必須撥出半小時給自己能夠冷靜,探討你自己(不是探討行情),你的心情想法是否有平常心,這很重要。


至於你說從一張做到一千五百多張的過程確實是做長線。當時我以週線來觀察這行情是否在變化,所以是在長線佈局。在這過程中行情震盪來回,參考丐幫棍法,而基本上還是武當招式,有時長線,有時短線。簡單來說,頭部型態,可能你在頭部反轉這地方開始作空,然後一路加碼。我通常從頸線這個地方開始加碼,這裡”加碼”我通常會碰到一些煩惱;從這個地方加碼,如果碰到反彈,我可能會閃過,如果空太多Margin Call來我就減碼,再下來再空,再掃下來我翻作多,這是我的慣性。


做這買賣最重要事能掌握頭部、底部型態,你們一定知道並且記得,頭部和底部型態的掌握很重要,有的人只觀察不出手,通常破頸線下來他都空不到,你們若有經驗一定會知道這一點。有人參考trading system電腦系統等,通常賺不到。有時候市場溫溫吞吞,很不乾脆,你要知道為什麼這地方很難做,所以我通常找尋的點通常在頭部出發的地方,一般看型態都是確定後再進場,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確定後反而賺不到錢。為什麼?很可能確定後空在”頸線下”,那幾天後呢?價位拉回,你抬頭一看,會看到我應該空在頭型下來這點,你自己會怕。所以我說小反彈時馬上補掉。底補型態也是一樣,當突破時,你通常賺不到,這不是期貨的點,期貨買賣的精神是在你能以小搏大,這很重要的做法就是能夠以小搏大,因為你要小錢賺到大錢,你必須在這就要看到這是一個大餅,你在醞釀期時就應該佈局,邊買邊走邊確定,一邊確定就一邊加碼,才有辦法賺到大錢。


Q7:若不對時你就會出場?你佈局時和你所說的不一樣時,怎麼辦?



A:假設我在這裡買,假設拉回頸線內我就賣,既然已砍頭線了一一 你已徑外面磨一下午了,你還要磨回去嗎?再擦回去就不像了 這個一定殺出。我很可能在這一殺會變成不賺錢,甚至賠錢。那不要緊、我不怕、這次被騙下次再來。若是丐幫弟子 , 在這小賺你就跑了對不對?你做這買賣你一定要想辦法去賺大錢,因為在這買賣你沒有辦法賺大錢你就沒有辦法在市場上立足,這點你要記住。你如果一天到晚在強調牛肉麵,沒用、不會賺錢,它若不對,我就撤兵下次再打。你若要告訴客人賺錢就要這種作法,要賺錢你要有生意做也是這種作法。



Q8 :你操作了T-Bond時是否有參與一些基本面的因素?



A:那當然要。我每天除睡眠以外,我每天所想的都是基本因素、技術因素那方面,及自己是不是夠冷靜,整個思緒都是這些。當時我看T-Bond應該是會下跌,我作買賣不只是看技術分析,我也看基本分析。但是我以技術分析為主,基本分析為輔,這點要記住,這點很重要,你們要記住。很多理論派做到後來都是強調基本面,技術面忽略(他們會把基本面凌駕於技街面之上),則我告訴你,絕對賠錢行不通。


Q9:型態學經統計出W底、 M 頭成功率只有 5O %,最高是頭肩頂、頭肩底,想請教您是否對失敗型態有作研究?

A:有成功的頭部型態,也有失敗的頸部型態,例如:失效的頭部型態,這是標準M型,當這頸線重返往上的時候,這個頭部型態就失敗。你說只有50%成功率,這我們不必在意。我們只看這型態是否成立,有時它會回檔再下去,但若沒衝過頸線,則是失敗的頭部型態,即然是失敗頭部型態,這種情況,我會補空,補空再反做多,既然是失敗的頭部型態,一定會重返頸線;反之亦然。


Q10:在這麼長的操作經驗,你的心路歷程可否與我們分享?過程如何?修練工夫怎麼入門?當突破障礙時感受如何?



A:這都是須要時間。這時間培養你賺錢的經驗,也培養你賠錢的經驗,培養你時時刻刻去探討你自己。因為很多心路歷程不是你能體會,我的心路歷程只有我自己才能體會得出來,你必須自己經過無數次賺錢和賠錢你才有辦法體會。
-----
成功者的交易心法-黃毅雄 (Q11-Q20)

stasis | 21 November, 2006 10:18

Q11:你對未來台灣期貨並不看好,不看好的原因?

A:實在是賺錢的人有限,很低、很低。今天有一點你們大家很幸運、很好運,因為我認為我的買賣是最成功的範例,這是有經統計過的。美國 Dean Witter公司(美國第三大證券公司)上回叫我去操作他們的期貨基金就能證明這點。我以我操作的方法告訴大家,你們若依照這方法去做,你們也是有辦法賺到大錢。我並不是超人,我也是靠這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經驗,而實際上我想這也很簡單,並不困難,如果有入門就很簡單,沒有入門就困難,但很遺憾大多數人都沒入門,所以你若有入門,我想你將來也會成功。

Q12:美國期貨已100年,而台灣期貨才剛起步,你不看好台灣期貨,是否美國與台灣有所差異?

A:美國期貨市場穀物有生產者、糧商、有基本的賭徒;至於台灣的投機客,江山代自有才人出,每陣亡一人就有一人起來,當然這市場依然是很迷人、很有誘悉力,可小錢賺大錢。

Q13:您本身是較長線的作法,是以趨勢進出場、及加碼,但有些作頭、作底,攤平ㄧ作就是十幾年,而又因為期貨是槓桿原理,行情不動有些人就會失去耐性而不做,所以耐力及時機的掌握很重要,您在期貨市場這麼久的時間,也看過很多投資人,想請教一下,第一、對於沒做過期貨的人,您要如何說服他來做期貨?第二、您如何去選擇你的AE?如何去做好一個AE?

A:我說你不管從事那一行業,你一定要很內行,要很專精,你到各行各業去看,各行業裡的成功者總是有限 , 結果有辦法成功的人一方面是機運,一方面是努力。我想我們這行業沒有機運這回事,如果說是一筆二筆的買賣,就有機運的問題;如果是長久的買賣,就沒有機運這件事,一定要靠功力。所以你要做一個有勝任、有能力的AE,你本就必須下苦功。因為只有你本身願意下苦功,你才有辦法引導你的客戶去賺錢;你沒辦法讓你的客人有信心,你告訴他買那裡,那裡明天就立刻下跌,你告訴他空那裡,明天就立刻漲,則他如何對你有信心?所以你要能夠引導你的客戶賺錢,他才能對你產生信心,那你才能作為一個成功的 AE 。所以你一定要紮深你的功力,每天一定要多看。因為你不能只拿一張兩張來作買賣 , 一定要多看。

我選擇的 AE 一定選很認真、很專業的 AE, 我以我是一個內行人來說,當然他不必告訴我現在行情看好或看壞,但他必須要是一個很專業、很認真在他的崗位上,不管何時都很認真的注意行情變化。

Q14:型態學是因您己看過 1、2千張圖的經驗累積起來的,您看瑞士法朗的行情以您操作經驗,您認為是頭部?還是大型盤整?做法該如何?又圖形反轉時該如何操作?

A:這行情我有做過,但賠錢。在這裡我開始看美金對法朗、馬克開始步入多頭,在這之前美金對法朗、馬克已走了7年空頭,從去年開始反轉,步入多頭。現在美金對馬克、法朗正是步入多頭市場,這很重要。這是一個重大的反轉,也因此我很努力的空馬克、法朗,一空再空,共空了一、二千張,但是很不幸碰到這種盤整市場,大家加為大家都Override;大家都再從來,再下跌再空,再Over ride,整得我好慘,但我相信我的看法絕對不會錯,將來一定可以賺,而且一定衝得過這一關。

Q15:在這盤盤整一年,若沒有資金、沒有耐心的人就離開市場了?

A:這是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你是在現在看出我之前可以如何如何,但你不可能空這跌這,買那漲那,買賣不是看一次成敗,這買賣都是大年初一,一直做到除夕夜,在除夕那天晚上來看今年的成績作總結帳,年度結帳賺就是賺、賠就是賠,你不要以一次戰役定英雄。但是如果你資金太短,也是很難做,很可能這一次戰役就陣亡。

通常這局部型態在期貨市場很重要,因為我說的是一個大型態的說法;有時你在作空,它這局部型態是一個下降型態,它漲得成功與否,我們都不知道,最好是漲後跌下來 , 再來做空,往往跌下來就是一大段。大形態我是看跌。

Q16:你做的都是中、長線的作法,而你是以什麼標準來選擇期貨?

A:我認為一般人失敗的原因是對從那入門不了解,做到後來都成為了丐幫弟子,為什麼呢?因為你做趨勢作型態有特會變化,結果你做到後來都無法相信。而且作趨勢一定要有耐心,不然你看頸部醞釀期,下跌又扭扭捏捏才願意下去。所以你要有相當的耐心,而一般人對於這個都不是很了解。

Q17:耐力牽涉到人格上、人質上的特質,請問你個人認為一個成功的交易者須具備那些耐力上的人格特質或人性化的特質,而你個人具備那些特質?

A:半年多前行情T-Bond是在 l22 元,我那時只 50 萬美金,大概兩個多月間我賺了一干萬美金,因為我賠小錢沒有關係,以我的信念來講,我就是要去逮住大機會,沒有辦法去抓大機會,你就得常常賠小錢。這並不是說因為依靠型態學去做買賣很容易賠小錢,丐幫弟子也很容易賠小錢;重點差別是你要能夠發揮去賺大錢,這很重要。

Q18:這個盤還看不出來,來到這裡,判斷是一個M頭,接下來的操作策略是如何?該如何加碼?

A:你有沒看過一本“股價趨勢” (翻譯書),裡面一開始開宗明義就說:型態學是一個很抽象的藝術,是一個很大的藝術,像一位畫家畢卡索的藝術;而這型態學比他的畫還要藝術,它邊跌邊印證我的見解,我就邊加碼、邊加空。

Q19:萬一它漲上去,那怎麼辦?

A:很顯然你想像錯誤、判斷錯誤,一旦判斷錯誤就必須要投降。賠錢而冀盼明天,而行情越拖越遠。

Q20:你是注意目前較活潑的市場,若看出型態就可出手?

A:你們可以做,但我不能做:像棉花、柳澄汁這種我沒辦法做,我一出手就幾百張幾千張,而那些市場那麼小根本沒辦法出手,所以我選擇T-Bond…. ,實際上這些東西比較容易拿捏,像那些小市場就沒辦法。因為我們作買賣是以線路圖為基礎作買賣,你到那些小市場一定會被小市場的 POOL 作手、被猶太人吃掉,所以要做成交量大且又活潑市場。
Q21:作單時判斷是依自己的判斷,還是有時會參考別人意見?


A
:最怕聽別人的見解,因為我們人作為一個trader,每天一支劍揹出來,前面是千軍萬馬,而你孤軍奮戰一個人往前殺敵心都很虛,就很容易受影響。人最怕受影響,一旦心虛,別人的一句話就會影響你;像我這種老戰將了,也很容易有這種情形,所以最怕人家告訴我他們的見解如何如何。所以我說一個成熟的劍客應該是一個孤獨劍客,越孤單越好;所以我很少出門,都躲在家裡,這是我頭一次來至這種場面。

Q22
:對一個沒做過期貨的人,往往不知該從那開始,所以常聽人說一些明牌。黃先生能否常我們一些您的見解,讓我們參考?

A
:我實在說,我很少出來和人討論,我從23到今年41歲,這18年來我都待在家裡,因為本身是作這種買賣生活,自己訓練自己已很孤單。但是我是一個熱誠的人,尤其對國家社會付出很大的關心、愛心,在這期貨開放,我了解很多人容易在這裡賠錢,我很不願意看到我們國家白花花的銀子被美國、日本、猶太人等其它國家賺走。今後你們有什麼問題,要我來分析解盤,我很樂意為解答。

Q23
:養生方面是如何調節?

A
:一定要運動,一定要找時間運動,因為這是非常耗費腦力的工作,否則身體一定受不了。做這行業很辛苦,而且比其它行業都辛苦,一定要很投入,必須要每天思考。

Q24
:都在家裡操作,有每天看盤嗎?

A
:我都是用電話,從不用Monitor,我以前有裝過Monitor,但太近了眼睛受不了。而且我是以長線佈局,很怕受行情跳動而影響,怕一不小心變成了丐幫弟子划不來。

Q25
:你是看線圖操作,這些資料是從AE那裡得來的嗎?

A
:是的,我要的圖表也是他們傳真給我的。

Q26
:你有沒有每天做功課?

A
:我不會畫圖,說實在的、真正的,但會看線圖。

Q27
:我看到很多看盤的人斷頭。為什麼?

A
:因為這行業最重要是佈局,佈什麼局?就是頭部型態、底部型態的佈局是最重要,你往後注意的應該是行情走否遵照你的見解在走,這樣而已。你不須要24小時盯著Monitor ,不必要。

Q28
AE要不要看盤?

A
:因為AE你一定要看盤,你一定要盯住盤面的變化,趕快通知你的客戶,但是一個缺點,你必須看盤。

Q29
AE因為需要每天看盤,所以很容易受到情緒影響,因此AE要不要控盤?

A
:最好不要。古早有一句俗語:「當兼賭,穩死無活」(作莊又作賭徒 , 必死無疑)

Q30
:做這行情情一定要心中想好了,價位在那裡破了,就一定要出場,那是否不同進場價位有不同出場點?出場點是否也會變動?

A
18 年來很少去市場、去喊 STOP,最多不超過5次,我的導線價位,要在什麼時候必須出場,都不是在市場裡做。但是我是一個成熟的 Trader,我可以做到這一點,而你們AE 要對客戶建議 ”一定要設停損”

Q31
:要有相當自制能力,否則一但一猶豫就完蛋。

A
:是的。

Q32
:因為很容易受到作手控制,所以你做一定都做大商品,而不做小商品?

A
:是的,一定要做大市場,要大而且也要活潑,大而無波動也很難做,我們也不做。

Q33
:一般客戶只是擁有小資本,這種做法如何?

A
:只是擁有小資本!我本身就是這樣,我做期貨也是從一張作起,我所說T-Bond是以後的事,我開始時是從一張做起,10幾年前我也從一張作起,因為不成功不行,我以前也是苦哈哈,所以我特別有那百折不撓的精神。

Q34
:你是否也有失敗的經驗,可以提供我們做為借鏡?

A
:很多,說不完。民國68年那次我賺了不少錢。當時之前黃金價格頂多在100200元之間,後來來到300元,大家都說作空,當時我26歲身上有5O萬台幣,從300漲至600元我都在做空,當時我算是非常幸運沒賠到錢,因為我逆著趨勢走,還好我都空到高檔,算是非常幸運。到了600元那天,我想根本做錯了,改做多頭買了5張,第一次翻做多,一個星期而己,從600漲至850元,我賣在842元,這個價位我永遠記得。我賺了78百萬台幣,那時對我而言,這數目非常多,我以為這輩子大概搞定了。想不到再半年剩下200萬,再過半年沒剩下半毛錢。

那時我28歲,根本不堪想像。結果又是從一張做起,從一張做起的經驗好幾次。我明明有那從一張做到1500多萬元的能力呀?我2831歲都是零至1500萬元、零至1500萬元,每年都碰過,甚至有二、三次的記錄,我那時都做黃金而已,後來發覺到不對,因為只做一個項目,做久後都變成職業化了。每天都想要戰,而明明那戰場不適合殺,所以往往都是我們吃虧。我想到一個辨法,就跑到香港開戶,在那裡什麼項目都有。我帶5萬美金,結果賺了150萬美金,那時我32歲,當時1美金對40元台幣,折合約 6 千萬台幣,以當時的錢值是非常大。我想“夠了!不做了,退休了!”那時32歲,舉家搬到西班牙。

但當時畢竟太年輕了,到西班牙閒得發慌,就去找到西班牙一家期貨公司,結果一做,獲勝率只剩30% (原本在香港獲勝率95%),行情都看對而做到賠錢,為什麼?心驚懼怕,舉家搬遷心情不同、壓力很大,就是輸在這裡。移民89個月,剩下89百萬,待不下去了,又搬回台灣來。 我在移民前台灣車子、房子都賣出,那時台灣政治很亂,原本不打算住台灣,回來後要重建家園所以又急了,但一急也不對,明明大行情都看對,但都賠錢。就是因為心急,從 900萬賠到剩200萬元(5萬美金),那時很緊張,自責感很重,很對不起自己,對自己無法交代。做自我檢討報告,都是心理問題(因為心急),都是因為心情轉變。再檢討過去為什麼會賺錢?很簡單,過去怎麼站起來,就是從一張做起。願意從一張做起,就是因為願意心理重建(當然現實也要考慮)

結果心理重建以後,也是從一張做起,結果越做越順,做到日幣 3千張,加上馬克共計 3800張,全市場交易所都在注意我,結果被修理到,一天晚上賠了525萬美金。這是兩年前的事,當然錢都是從戰場上爭來的,現在我已經脫離過去那段困鬥期,已經穩定了。回想過去實在很辛酸,說的當然比較快。那過程說起來,很心傷!

Q35
:幾歲成家?你太太對你做一行的想法?及她對你的影響?

A
22 歲成家。做這買賣很容易受到過遭人的影響,只要是週遭人一定會影響你,她對我好,我就認真一點賺錢;她如果和我吵架,那就算了,賠錢就算了嘛!
-----

如何操作

stasis | 23 December, 2006 21:31

本文為轉錄,作者不明

==

一、操作系統:

1.
市場是受到技術面、籌碼面、心理面、基本面、政策面、國際局
勢、天災人禍與其他不可知的因素所綜合影響的結果,
任何分析預測都含有「猜」的成分,不可能每次都猜對行情。

交易的目的是要賺錢,而不是讓自己的預測能力達到100﹪。
想要成功、想要有穩定的績效,就必須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統。

2.
這行的賺錢秘訣不在「預測行情」,
而在於「賺錢加碼、賠錢停損」。
許多人失敗的原因不在看不準行情,而是無法保持穩定的績效,
總是不斷的賺小錢賠大錢。

一個好的交易系統要讓你「大賺小賠」,
讓你看對時賺最多,看錯時賠最少。

3.
有人說:「操作只有一個方向,不是多頭也不是空頭,而是對的
方向。」
賠錢的部位就是「錯」的部位,賺錢的部位才是「對」的部位,
而對的部位才可以加碼,錯的部位就應該停損。

二、行情規劃:

1.
每個人的操作風格、操作週期與風險忍受度都不同。
所以有可能明知會漲,卻不適合買進,
或是別人進場的點卻不適合你。

要依自己的行情規劃配合自己的操作系統來操作。

2.
研究盤勢,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找尋交易機會。
必須知道何時該出手,該出手時就必須把握。

行情規劃不可能每次都對,看對看錯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看對時賺多少,看錯時賠多少。

三、順勢操作:

1.
每個人都知道順勢操作,但是很多人認為難就難在趨勢很難判斷。其實事
後來看,很多人會覺得趨勢很明顯,當時為什麼看不出來?
原因是大部分人想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不斷的搶反彈、猜轉折
點,而不是待趨勢確認後,順勢操作。

2.
不要試圖去買在最低點,或放空在最高點。技術面來說,等於是
猜底部頭部,不但容易猜錯造成虧損,也會抱不牢原來賺錢的部位。
(打個比喻:先殺掉會生金蛋的雞,再養可能不會生蛋的雞。)

3.
猜轉折點在心理上容易患得患失,搞砸本來很好的交易機會。
因為錯失最低點而不敢買進,看著行情漲上去。
因為會判斷不準,心理總會怕,資金的投入一定很少。
因為沒信心,一有風吹草動又自己嚇出場。
(總結:看對不敢作、作了作不多、作對不敢抱、抱了抱不久。)

4.
「利潤是坐出來的」,所以應盡量待在市場中。
在波段中只可順勢操作,不可搶短而反向操作。
趨勢轉折有明確跡象,趨勢未變,操作方向不變。
在下跌波段中,抱空單找買點。
在上漲波段中,抱多單找空點。

四、進場佈局:

1.
當趨勢有轉變跡象時,空手者可找安全的點少量試單,但不可過
份冒險,因為趨勢尚未完全轉變。
基於「順勢操作」與「放手讓利潤自行發展」的原則,
持有部位時要等待確認趨勢改變後,再進場新的部位。

2.
趨勢確認比抓轉折點容易的多,
確認趨勢改變後,要積極進場,不需要等安全的點才進場。
在波段開始的初期進場比在有轉折跡象時進場安全的多,
只要沒出現破壞盤勢架構的走勢,就應勇於進場(例如跌勢中,
當日沒大漲就該進場)。

3.
每次進場前應先考慮風險報酬比,
假設停損點設50~100點(平均75點),風報比至少在14以上,
所以潛在利潤還有300點以上時,才可進場交易,
否則明知會漲,也不適合進場。

4.
原始進場佈局分3批,以每50萬資金為一個單位,
每單位每批進場1口,共進場3批,
剩餘資金留待獲利再加碼時再一起進場。
拿全部資金建立部位風險太大了,以目前1口保證金約9~12萬來說,下3口單
約佔總資金的6成。

原始進場佈局第1批進場1口,可減少看錯時所產生的風險,
也比較容易執行停損。
同時,可以減低進場決策時的心理壓力,反而能進在較漂亮的點。

5.
「用部位證明你的看法」,看的準不會賺錢,進場才能使你賺錢。
看錯行情是交易的一部份,沒有人可以避免看錯。
當風報比為14時,10次交易只要抓到3次,報酬率就是正的。
眼光要放遠,只要能抓到一次大行情,獲利將十分可觀,
之前停損幾次又如何?

五、賠錢停損:

1.
拖延認賠是人類的天性。
一般人為了已經發生的損失,寧可承擔額外的風險去規避。
除了不願接受「虧損」,會採取「抱牢」的作法,
由「短線交易」變成「長期投資」。
甚至,還會採取「攤平」的作法,期望快點賺回來。
當虧損發生時,已經表示這個部位是「錯」的,不停損已經嚴重危及資本,
至於「攤平」則更是擴大風險與虧損的好方法。

2.
虧損絕對不可攤平,只能停損。
一個良好的停損點最好要同時考慮「確認錯誤」和「承受風險」,
而且大小適中。
停損點太小,能承受波動的程度就不足;
同樣的,過大的停損則會傷害你的資金。

3.
為了考慮「確認錯誤」,停損點最好設在壓力之上或支撐之下,
這樣一旦觸停損,也表示行情未如預期。
所以能在關鍵點出手是最好的,例如在支撐上做多或壓力處做空,
不但停損點小,所需忍受的無效時間也會較小。

4.
而為了考慮「承受風險」,停損點的上下限建議為50~100點,
上限是為了控制總資金虧損比例,
而下限是為了怕受行情影響自己嚇出場。

以每50萬資金為一個單位,每單位第一批進場1口,起始停損點設50~100點,
這樣每次虧損1~2萬,約佔總資金的2~4﹪。
這件事非常重要,這可以大大增加你的存活率。
甚至你運氣不好賠了十次,帳戶總資金仍還有一大半。

六、獲利加碼:

1.
迅速獲利是人類的天性。
一般人一旦獲利時,通常只想快點獲利了結,好保持戰果,深怕原本賺錢的部
位變成賠錢,能作完波段的人少之又少。
想要獲取波段利潤,就要「放手讓利潤自行發展」。

2.
如果抓對一波行情,能夠抱牢作完整個波段的人已經是少數。
就算能作完波段,大部份的人可能都是進去3個部位,出來3個部位,所以報酬
率決定在「買在越低、賣在越高」。

而真正能使作對時的利潤最大化的關鍵是「賺錢加碼」,
可以使原來的獲利大幅提升。

3.
人類的天性總是違背正確的觀念,所以賺錢的人總是少數。

虧損時,應該要「迅速停損」,
一般人反而「抱牢」,甚至還「加碼」。

獲利時,應該要「加碼」,最少也要「抱牢」,
而一般人反而「獲利了結」。

4.
由於進場佈局時分3批進場,基於賺錢才可加碼的原則,
盡量在第一批部位有些許獲利時,再進場第二批。
在第二批部位有些許獲利時,再進場第三批。
這樣可避免太有信心,而加碼太快。

但因為是佈局,在對行情極有信心時,可在第一批部位未觸及停損前,進場第二批。

5.
3批進場最重要的用意
是控制每筆交易的虧損在總資金的2~4﹪,
所以無論進場佈局了幾批,要將全部部位視為同一筆交易,
不管是每個部位各自出場或是一起出場,
3
批部位全部的總虧損仍應控制在總資金的4﹪以內。

七、進場時機:

1.
進場與加碼最好在「回檔時買進」或「反彈時放空」,
追漲殺跌有時反而危險。
這並不是「逆勢操作」或「猜轉折點」,
而是一種利用「長線保護短線」,在短線上建立部位的技巧。
例如在趨勢上漲時做多,然後要儘量在拉回時做多,
尤其是在支撐上做多。
要想避免短線無謂的震盪,就要儘量在關鍵點出手。

2.
要做到「順勢操作」、「回檔時買進」、「反彈時放空」,
就要對自己的行情規劃有信心,
不要拉回時卻不敢買(心想萬一這裡不是回檔,而是真正的下跌),大漲時才追高。
不要貪心搶短(想在高價先出一趟,等回檔再接回來),
結果部位反而越差,行情錯失越多。

八、利潤控管:

1.
「賺錢加碼」的精神不單只是自有資金的分批進場,
更重要的是使用帳面利潤再加碼(期貨每日結算,帳面利潤可直接用來下單)。
若幸運抓到大行情,要趁勝追擊,
將部分可用資金(例如1/31/22/3)再投入市場。
避免短線震盪,進場時最好逢反彈再加碼放空,
或是逢回檔再加碼買進。

2.
如何使利潤坐大,又能保護既有利潤,是設立尾隨停損點的難處。

當佈局完成又有不小利潤時(例如:平均成本每口200點以上),
先以保護利潤的角度來考量,以帳面利潤的一半為尾隨停損點大小。

而當走勢接近目前預估的滿足點時,建議以風報比的角度來考量,
每日重新評估潛在利潤,以潛在利潤的一半為尾隨停損點大小。

3.
基於保護利潤的角度,波段中較大的反彈或回檔,最好有所調節。

建議使用一日調節法,
即當日有跡象為大漲大跌盤,先出場一半或全部部位,
等尾盤再接回來,
若無跡象則不動作。

一日調節法的優點是既可規避大漲大跌的獲利回吐,
又能留在市場中,以免錯估反彈或回檔的幅度時,
不在市場中反而減少獲利。

4.
雖說要順勢操作,不要預設獲利滿足點,
但是獲利容易引起貪心。

所以當走勢到達預估的滿足點時,可先獲利出場一半部位,
留下另一半部位去博後面的行情,等待趨勢的反轉。
若量下降,則態度要先觀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