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午後A股市場大跌原因揭秘

http://finance.ifeng.com/stock/fxdp/20091124/1501661.shtml

今日早盤兩市跳空高開後午後市場拋壓過大,B股市場也出現罕見大跌,滬B一度跌超9%,隨後滬指補缺,低迷的石化雙雄帶領滬指快速跳水,投資者紛紛開始殺跌,是什麼原因導致?鳳凰網財經頻道總結幾個方面的原因,僅供參考:

高盛:降石化雙雄目標價上石化納入確信沽售

高盛表示,內地成品油機制跟不上原油價格升勢,預期油價上升會限制內地石化股利潤率,將今年石化股每桶煉油毛利由7.8美元,下調至7.3美元,2010-2011年下調1美元,至5.5美元及5美元。

該行下調中石油2010-2011年盈測3%,目標價由9.95元下調至至9.4元,評級維持中性。

中石化盈測下調7%,目標價由8.65元下調至7.9元,評級維持中性。

上石化盈測下調7%-8%,目標價由2.65元下調至2.4元,並納入確信沽售名單,料明年盈利顯著下跌。

中國銀監會嚴厲重申資本要求

據外媒報導中國銀監會週一發佈嚴厲警告,要求各家銀行嚴格遵守資本要求,否則將面臨懲罰;這是經過一年井噴式放貸增長之後,中國政府對中國金融體系風險積聚感到擔心的最新跡象。

另外針對坊間有關銀監會對大型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至13%的消息在業內傳播開來,隨即引發市場對銀監會收緊信貸規模的恐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如果這一傳聞屬實,多數銀行將在短時間內無法繼續放貸,部分中小銀行也無法在銀行間市場發放次級債。 

資產價格正進入央行關注視野

央行官員近期頻頻談及貨幣信貸政策

在不到五天的時間裏,央行以及具有央行背景的官員和學者紛紛在不同場合表達了對當前貨幣信貸政策的關注。

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19日表示,目前經濟已經企穩,明年應該給央行選擇工具的主動權和自主權,屆時有動用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繼吳曉靈談到存款準備金之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第二天的一個論壇上談及利率問題。他指出,我國在金融政策制定中,應保持一定水準的存貸款利差,以保持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提供服務的壓力和動力。存款利率過低或者接近零利率有時會減小金融機構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壓力。

上週五,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巡視員王宇在21世紀亞洲金融[2.80 0.00%][2.80 0.00%]年會上表示:下一步在關注整個經濟增長的同時,還要關注因前一段時間放貸過多引起的通脹預期和資產價格膨脹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經濟學家樊綱更是在五天時間內兩次提醒說,雖然通貨膨脹短期還不會到來,但財產泡沫風險、資產泡沫風險確實是值得警惕的一件事情。

央行以及有央行背景官員學者的頻頻表態,引發市場對貨幣信貸政策是否會有變化的熱議。有關專家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言論雖不能視作貨幣政策鬆動的前奏,但他們對貨幣信貸政策的關切,凸顯出央行內部對當前資產價格高企問題的日益擔憂。

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認為,就目前國內國際情況來看,短期內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應該不會發生根本性轉變,不過央行已經逐漸認識到貨幣高增下的資產價格上行壓力問題。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受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近期內我國不會發生明顯的通貨膨脹。不過,與物價仍在負值中的徘徊相比,目前資產價格的上行壓力似乎來得更為迅猛,僅就樓市而言,京、滬等城市樓盤價格漲幅較年初超過30%,誘發投機和投資性行為越來越多地進入到樓市等資產價格市場,有房地產領域人士估計,北京、上海二手房市場中,相當一部分成交量都來自於擔心來年出現通脹的投資客。

“貨幣與物價的傳導機制比較複雜,過多的貨幣未必就一定會帶來物價上漲,不過總會最先傳導到資產價格市場。”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說。

相關跡象顯現,資產價格正進入到央行關注的視野中來。央行日前發佈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09年第三季度)》指出,在經濟持續回升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各類價格走勢,並注意更長期及廣泛意義上的整體價格水準穩定――這是近期央行對物價的較為新穎的提法,其中,“各類價格”,以及“廣泛意義上的整體價格”,被專家理解為不僅包括肉價、菜價等CPI價格,同時也包括資產價格。

央行對資產價格高企的擔憂不無道理。今年前10個月,我國新增貸款量接近9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萬億元,這樣的增長幅度為近年罕有。巨量資金的湧入引起居民對通脹的擔憂。中國人民銀行此前公佈的2009年第三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投資意願連續3個季度攀升,而儲蓄意願有所回落。此外,10月份全國居民儲蓄減少了2500多億元,這其中相當一部分進入房貸市場。兩年前流動性過剩背景下的存款搬家現象正在重現,暴露出居民對當前資產價格上漲的擔憂。

此外,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雲變幻正在加劇國內資產價格上行壓力。目前美聯儲低利率和弱美元相結合的貨幣政策,給世界經濟掀起不小的波瀾,相當一部分遊資通過美元套利進入到新興市場國家。對此樊綱警示說,當前國際經濟體系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應警惕資產泡沫風險。

小碎步暗藏大隱情

經過近期的震盪盤升,伴隨上證指數的72日均線順利上穿120日均線,中長期均線系統終於實現全面多頭排列,標誌著趨勢投資的時期已經到來。伴隨趨勢的不斷強化,人氣會持續升溫,股市泡沫也將在樂觀情緒下不斷放大。然而,大的趨勢形成並不等於投資機會的有效把握,我們還需要考察細緻的內部風格結構。

有充分證據支持本輪行情為998點以來超級大行情的延續,筆者也是以此為基礎來觀察內部風格結構演變的。上一輪行情最重要的風格結構轉換拐點是“5·30”大震盪(對應上證指數3404—4335點),其中,中小板又領先於“5·30”見頂。“5·30”之後,“二”與“八”出現轉換,“八”的中小市值成長股普遍見頂,而“二”的金融地產石化為代表的權重藍籌股展開最後拉升,並推動上證指數從3404點漲至6124點。我們發現,從1664點啟動至今的本輪行情,正在再次重演“5·30”前後演繹過的結構轉換,到目前為止,已形成三個有顯著區別的群體:

 

一是中小板,已成為1664點見底時率先啟動並持續領漲的群體。中小板的表現完全符合先調整先見底的規律,近期借助創業板的高定位而啟動第二輪上漲。實際情況是,強勢中小板品種基本上以創出歷史新高為目標,近期中小板以前期漲幅落後品種全面補漲為主。從短期看,這類品種已成為一個高估值、低流通性群體,波動必然會持續加劇。

二是屬於“八”類的中小市值成長股,它們正整體性朝著突破“5·30”相對應歷史高位。一批率先轉強的強勢品種已開始向相當於07年5000至6000點股指水準的位置邁進。強烈的賺錢效應正全面擴散,近期開始借助各類炒作題材而全面補漲,特別依然遠離“5·30”高位的更是發力飆升。

三是屬於“二”類的權重藍籌股,這些品種大部分仍然停滯於“5·30”位置附近。如工商銀行[5.32 -2.74%](4.8-5.6元,為5·30區域的股複權價位置,下同)、中國石化[12.15 -3.88%](11-14)、雲南銅業[32.39 -4.06%](22-28)、焦作萬方[23.09 -5.06%](19-24)、中國人壽[31.01 -3.99%](31-45)、中國平安[58.87 -0.44%](57-66)、萬科(12-25)、中信證券[29.77 -3.84%](23-30)、民生銀行[8.19 -2.73%](7.7-9.4),即使最強的浦發銀行[23.01 -2.46%]、招商銀行[17.89 -3.45%]等也沒有遠離“5·30”區域。近期這類品種基本處於平臺鞏固整理向震盪上攻的初始時期,上漲動力更倚重于業績增長。從央企最新資料看,10月份實現利潤環比快速上升64.7%,呈加速增長趨勢,權重藍籌股的啟動契機日趨成熟。

通過上述結構比較,我們可以得出如下推論:由創業板引領的中小型成長股的賺錢效應將會逐漸向中大盤品種轉移,最終估值泡沫放大將由金融地產資源等權重藍籌股所決定。基於中小盤股創出“5·30”新高屬於有效突破,加上權重藍籌股的目前位置缺乏向下的動力,筆者認為本輪行情的指數終極目標將有機會越過“5·30”高位4335點。不過,由於結構轉換,上攻期間極有可能再次出現類似於“5·30”的大震盪。而近期出現加速上漲勢必將使相對合理的估值水準迅速轉入泡沫放大區域。

因此,相對應的短期投資策略,既要注意潛在的估值風險,更要注意趨勢操作以及風格轉換。短期內,中小盤成長股群體仍然會有較多的炒作機會,但中期穩健型資金無疑應該偏重於未明顯啟動的金融地產資源類大市值品種,雖然期望收益不如中小市值股,但安全性相對較高,流通性也較好。

歷史罕見 四成B股昨現身大宗交易平臺

41只B股今日現身大宗交易平臺,占B股總數近四成,歷史罕見。其中13只品種大宗交易成交額超過當日二級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近期B股行情重燃令市場活躍度提升是B股活躍于大宗交易平臺的主要原因,從成交量和成交價特點來看,此番為境外機構間買賣可能性較大。

一直表現低調的B股突然轉變成滬深兩市大宗交易平臺的亮眼主角。週一,兩市大宗交易合計成交65筆買賣,其中有41筆B股交易,分別涉及萬科B[10.30 -3.38%]、招商局B[19.00 -4.95%]、張裕B[59.20 -1.95%]等41只B股品種,占B股市場股票總家數近四成。其中,深市合計成交28筆,占去多頭,而滬市合計成交13筆交易。

成交量方面,上述大宗交易涉及金額十分巨大。其中,滬市合計成交7503萬美元,而對應品種場內交易全日合計成交額僅為4960萬元,大宗交易所涉及金額超過場內交易金額達2543萬美元。深市方面略顯遜色,28筆交易合計成交1.4億港元,平均占對應個股當日場內交易成交額近兩成。

基金主動減倉 兩大因素或成導火索

在上證綜指逼近8月高點之際,偏股型基金加倉步伐“戛然而止”。對於後市樂觀依舊的基金緣何“唱多而做空”?提前應對贖回壓力以及騰出部分現金佈局來年行情或是主要原因。

之前連續4周加倉的偏股型基金,平均倉位已經逼近年內高點。但上周多數基金選擇了落袋為安的倉位元配置策略,大幅度主動性減倉,平均倉位元自高位回落。

浙商證券基金倉位元監測模型顯示,305只偏股型開放式基金的平均倉位上周出現較大幅度回調,由前一周的81.03%回落至79.07%,再次回落到80%以下。即使剔除各類資產市值波動對基金倉位的影響,基金整體也表現為主動減倉,主動減倉幅度高達2.47個百分點。

浙商證券統計,主動減倉的基金占比高達68%。按晨星基金類型劃分,股票型基金、積極配置型基金以及保守配置型基金的平均倉位分別為83.29%、69.58%和42.54%,上述3類基金分別主動性減倉達到2.39個百分點、2.79個百分點和1.20個百分點。

然而,無論從基金近期發佈的投資策略還是從記者對基金經理的採訪來看,多數基金後市依然樂觀。

“加速上升的行情再次點燃了投資者的熱情。”大成基金認為,“經濟的持續好轉支持市場向上的空間,在經濟復蘇的主基調下,未來的大趨勢仍然是震盪向上。”

在國聯安主體驅動基金經理陳蘇橋看來,經濟復蘇的路徑越發清晰,市場流動性也將因信貸的重新投放、存款活期化及貿易順差而再度擴張,A股市場有望走出一波跨年度行情。

國泰基金也表示,經濟形勢繼續向好,為目前的股市提供了較強的支撐作用。未來市場的關注重點將會從貸款數字轉向企業業績,自此往後貸款數字的小幅波動再也難以引起市場的過分反應。

海富通基金認為,短期內資本市場的利好因素不斷增多,由於宏觀經濟基本面表現較為平穩,預期“退出政策”不會很快啟動,所以,在經濟平穩增長和盈利回升相對確定的情況下,流動性的預期沒有快速向下,隨著盈利上調,3000點附近,A股市場平均估值在22倍,市淨率大約3.2倍,尚處於合理區間。

作為市場中最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基金緣何“唱多而做空”?基金業內人士認為,市場反彈接近前期高點,基金贖回壓力也開始增加,基金高位減倉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提前應對贖回壓力。

據記者從多方管道瞭解,近期偏股型基金的贖回壓力明顯增加,為應對贖回壓力,多數基金被迫減倉。

例如,某大型保險機構上周就贖回約30億股票基金。對此,知情人士透露,該保險基金贖回基金的舉動並非因為看空後市,而是因為該保險公司今年來的收益率已經遠遠超過當初設定的目標。

此外,多數基金經理表示,明年個股選擇對於業績的提升極為重要,為佈局來年行情,會選擇在年底加強上市公司的調研,騰出部分現金提前佈局來年行情,這也成為基金減倉的一大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